李凌帆,女,共青团员,教育学院2020级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。她怀揣着远大的理想,勇担时代重任,以坚韧不拔的意志,在青春的熔炉中锻造自我,立志成为新时代的好青年。
一、勤奋学习、全面发展
她以勤勉与进取为座右铭,专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,连续四年稳居班级第一,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、国家励志奖学金,现已成功保研至国际关系学院。
在校期间,李凌帆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,对学前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入探索,系统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,SPSS、AMOS、NVIVO、Mplus等科研软件的熟练运用,展现了她在学术研究上的深厚功底。
她对知识的渴求超越了专业界限,在心理学和国际政治这两个兴趣领域,她通过学校优秀教师的悉心指导,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,进行了跨领域的深入学习。这一经历不仅为她研究生阶段的跨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更是在交叉学科学习、阅读与写作、交流等全面提升了她的综合能力。
二、热爱科研、立足实践
她不仅投身于学术研究,更以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,塑造了自己的学术品格。自入学伊始,李凌帆便投身于学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,成为该项目中主要成员,她负责收集并录入1200条数据,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与处理,同时协助完成多篇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校对。这一系列的经历,不仅锻炼了她的科研技能,更在理性逻辑和严谨求实的创新精神上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。
在她的学术道路上,踏实笃行的作风尤为显著。她跟随导师和研究生共同上课、共同科研,这不仅提升了她的科研能力和素养,更塑造了她稳重的行事风格。
李凌帆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展,她曾负责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,并在此过程中撰写了多篇论文,展现了她在学术研究上的多面才华。在跨学科领域,她参与了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项目,深入心理学领域与导师探讨交流,最终在心理学脑基础科学与计算机神经科学的交叉领域,独立完成了一篇EI全文收录的论文,这不仅是对她学术能力的肯定,更是她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有力证明。
三、服务他人,团结互助
在大学时光里,她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,足迹遍布拉萨及家乡的多个社区。她投身于社区消毒、防疫政策宣传等抗疫一线,以自己的微薄之力,为疫情防控贡献着青春的力量。同时,她将专业知识与爱心相结合,在社区内开展儿童照看和课后辅导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儿童的关爱与责任。此外,她心系生态保护,积极参与社区防火政策宣传,投身于被烧毁山林的植树恢复工作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环保的理念,将青春的汗水洒在为人民服务的广阔天地。
在生活与学习的点滴中,她始终与各民族同学和睦相处,互帮互助。她尊重并学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,通过沟通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,她在与藏族同学的交往中,不仅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和认识,更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,建立了深厚而长久的友谊。她以身作则,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。
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,始终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,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砥砺前行,她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,用爱心和汗水书写着青春的华章。在她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个有理想、有担当、有情怀的青年形象。

来源 | 德央
编辑 | 潘淑楠
审核 | 单学平